无障碍
x

全部频道

党建> 正文

守正政绩观,绘实发展新篇

2025-11-28 09:08 千龙网

树立正确政绩观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根本遵循,核心在于明晰“为谁、什么样、如何看待”树政绩,关键要以实干担当回应群众期盼、以清廉本色守护发展根基。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,党员干部必须主动破解“六大关系”难题,把政绩写在群众心坎上、刻在发展答卷中。

深刻领悟政绩观的为民本质,廓清“为公”与“为私”的迷雾。政绩为谁而树?这是政绩观的首要问题。共产党人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,“为公”是政绩观的根本属性,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都是为了增进人民福祉、促进社会进步、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大局。反之,若掺杂“为私”之念,将政绩视为个人晋升的“敲门砖”、名利双收的“资本”,则必然导致行为扭曲,甚至滑向违纪违法的深渊。践行正确政绩观,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时刻牢记“我是谁、为了谁、依靠谁”,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,以“功成不必在我”的精神境界和“功成必定有我”的历史担当,追求泽被后人、利在长远的“公”字号政绩,坚决摒弃任何形式的个人主义、本位主义。

精准把握政绩观的实践要求,统筹“显绩”与“潜绩”的平衡。“树什么样的政绩”?这不仅考验能力,更检验智慧与定力。“显绩”固然引人注目,易于衡量;“潜绩”则如春园之草,不见其长却日有所增。一座拔地而起的桥梁是政绩,一套完善长效的民生保障机制同样是政绩,甚至是更基础、更根本的政绩。正确政绩观拒绝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,反对热衷于“面子工程”“形象工程”的浮躁之风,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具备战略眼光和历史耐心,甘于做铺垫性、打基础、利长远的工作,勇于啃硬骨头、接烫手山芋,既做让老百姓看得见、摸得着、得实惠的实事,也做为后人作铺垫、打基础、利长远的好事,使“显绩”与“潜绩”相得益彰,共同构筑坚实的发展大厦。

自觉提升政绩观的精神境界,摆正“个人”与“集体”的位置。政绩该如何看待?这直接反映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与胸襟格局。政绩的创造离不开个体的努力,但任何成绩的取得,归根结底都是集体智慧和人民力量的结晶。夸大个人作用、将集体成绩据为己有,是党性不纯的表现。党员干部作为组织的一员,唯有将个人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,价值才能充分彰显。要正确认识个人与组织、个人与集体的关系,始终保持谦逊谨慎,把成绩归功于党的坚强领导、同志们的共同努力和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。在荣誉面前不争功,在困难面前不诿过,以平常心对待得失、以奉献心服务大局,在服务集体、成就事业中实现个人价值,这正是共产党人应有的胸襟与格局。

责任编辑:张天煜(QU0008)作者:李洋

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,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,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(京)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-2-1-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
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

分享到:
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