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黑龙江省铁力市将党建引领作为推动民宿产业发展的“红色引擎”,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走出了一条“组织强、产业兴、群众富”的乡村振兴之路。该市积极构建起严密的组织网络,为民宿产业发展筑牢根基,建立“乡镇党委—村党支部—党建指导员”三级联动体系,将党组织嵌入民宿产业链上。
为了助力民宿产业发展,该市选派16名党员骨干化身民宿发展指导员,深入一线为产业发展出谋划策,多方争取政策资金,盘活闲置民房60余处。在市乡村三级党组织支持和党员干部努力下,通过开发生态游、亲子游、研学游、民俗游,打造出“岭尚十年”“酒章文创园”“成子渔村”“民俗风情一条街”等一批民宿品牌。通过发展民宿产业,将民俗体验、亲子研学、休闲娱乐、户外团建等新兴旅游产业串联成链,让游客实现从“看景”到“入景”的转变,累计接待游客37.3万人。
随着民宿产业的发展,铁力市不断创新模式,激活民宿产业发展“新动能”。以村党支部为轴心,让“政策、合作社、村民”拧成发展特色民宿产业的“一股绳”,实现多方共赢。探索“政府投资+企业运营+村民收益”模式,建设集住宿、餐饮、研学、娱乐为一体的民宿项目,引入专业运营团队统一品牌形象、服务标准和市场营销,通过“保底收益+按股分红”利益联结机制,将民宿固定资产纳入村集体资产,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00万元,带动农户500余户增收。年丰乡年丰村村民赵宝石对此深有体会:“我现在每个月拿着2000至3800元的工资,爱人在民宿里做水电工,一年收入也有几万元,家里菜园种的菜还能送到民宿食堂,日子越过越有盼头。”
为了促进民宿产业的发展,铁力市实施“头雁领航”工程,推行将能人培养成党员、党员培养成能人、党员能人培养成村干部的“三个培养”措施,培育出众多党员创业先锋。以宋晓英、项佳新等为代表的返乡创业青年党员,回村后就迅速被村党组织吸纳为后备力量,他们牵头整合村里闲置房屋资源打造特色民宿。在“头雁领航”下,先后有60余名农村党员带头改造自家闲置民宅开办民宿,形成了“头雁领航、群雁齐飞”的良好发展态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