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障碍
x

全部频道

党建> 正文

@全体组工干部:校准作风建设永恒课题

2025-03-26 11:25 千龙网

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十余载,激荡出新时代共产党人作风建设的浩荡长风。站在新征程的历史节点上,深化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,不仅是纠治“四风”顽疾的治本之策,更是永葆党的先进性的战略工程。组工干部作为管党治党的“先锋队”,须以更高站位把握作风建设规律,将学习教育作为祛除思想积弊的“手术刀”、校准政治坐标的“指南针”、砥砺初心使命的“磨刀石”,推动八项规定精神真正融入血脉、化为自觉。

以思想淬炼夯实政治根基,把“常修课”变成“终身课”。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,思想上的松懈必然导致行为上的失范。当前,少数党员干部仍存在“松劲歇脚”的懈怠心态、“隐形变异”的侥幸心理,其根源在于对八项规定精神的时代价值理解不深、政治内涵把握不透。必须将学习教育作为思想建设的核心工程,构建“原文精读+案例警示+研讨深化”三维学习体系,既从百年党史中感悟作风建设的历史逻辑,又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领会制度创新的理论逻辑,更从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中把握正风肃纪的实践逻辑。通过常扫思想灰尘、常补精神之钙,让“铁规矩”真正成为“心自觉”。

以知行合一深化实践转化,让“纸上规”化为“身上则”。作风建设不能止步于“学过了”“记下了”,关键要在“内化于心”与“外化于行”的辩证统一中实现升华。组工干部既要当好学习者,更要做好践行者,将八项规定精神融入选人用人、干部监督、基层党建各环节。在干部考察中增设作风“体检项”,在教育培训中开设纪律“必修课”,在考核评价中提高廉政“权重分”,推动形成“学规矩—守规矩—用规矩”的良性循环。特别要聚焦调查研究、文风会风、公务接待等易发问题领域,构建“制度+科技+文化”立体监督网,用精准化、常态化的约束机制,把“不能”的防线织得更密,让“不想”的自觉扎得更深。

以制度创新构建长效机制,使“攻坚战”转为“持久战”。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,必须警惕“雨过地皮湿”的形式主义。组工系统要发挥制度建设的专业优势,推动建立“动态评估—靶向提升—成果固化”的闭环机制。运用大数据分析党员干部作风表现规律,针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完善制度供给;依托智慧党建平台建立作风建设电子档案,实现教育提醒、监督检查、整改落实全流程留痕;将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情况纳入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、党建考核体系,形成压力层层传导、责任环环相扣的工作格局。唯有如此,方能将“治标”成果转化为“治本”成效,让八项规定精神的时代生命力在制度创新中持续迸发。

逆水行舟,一篙不可放缓;滴水穿石,一滴不可弃滞。面对作风建设这场输不起也绝不能输的政治大考,组工干部当以“永远吹冲锋号”的姿态,把学习教育作为祛病强身的“政治疫苗”、干事创业的“作风引擎”,推动八项规定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更加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,为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注入不竭动力。

责任编辑:张天煜(QU0008)作者:谭佳豪

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,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,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(京)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-2-1-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
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

分享到:
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