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障碍
x

全部频道

党建> 正文

整治形式主义,击碎基层干部身上的“大山”

2025-02-25 13:57 千龙网

“上面千条线,下面一根针”,基层是政策落实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基层干部肩负着推动发展、服务群众的重要使命。然而,形式主义的存在却让基层干部不堪重负,影响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。近日,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的召开,为基层减负指明了方向。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,为基层减负赋能,是推动基层工作高质量发展,完成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任务的必然要求。

深化整治形式主义,为基层减负,要在思想根源上正本清源。形式主义的产生,根源在于部分党员干部思想认识出现偏差,政绩观扭曲。有的干部为了追求表面政绩,热衷于搞“形象工程”“面子工程”,不注重实际效果;有的干部缺乏责任担当,对工作敷衍搪塞,只做表面文章。因此,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,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价值观。通过开展主题教育、专题培训等活动,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形式主义的危害,增强反对形式主义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。同时,要加强党性修养,培养求真务实、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,让党员干部真正把心思用在为人民服务上,把精力放在推动工作落实上。

深化整治形式主义,为基层减负,要在工作机制上优化创新。形式主义的一些表现,如文山会海、过度留痕等,与工作机制不完善密切相关。要进一步精简文件会议,严格控制发文数量和会议规模,提高文件会议的质量和效率。对于可发可不发的文件坚决不发,可开可不开的会议坚决不开,让基层干部从繁琐的文件会议中解脱出来。要改进考核评价机制,避免过度依赖台账资料等形式化的考核方式,注重工作实绩和群众评价。同时,要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,认真落实“三个区分开来”,为敢于担当、积极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,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的主观能动性。

深化整治形式主义,为基层减负,要在监督问责上动真碰硬。整治形式主义,必须实行“真抓”、“真问”,不能通过形式主义的方式整治形式主义。要建立健全监督体系,在各类监察考核中将检视形式主义工作放在重点类别中,及时发现和纠正形式主义问题。对于存在形式主义问题的单位和个人,要严肃问责,绝不姑息迁就。同时,要畅通群众举报渠道,鼓励群众对形式主义问题进行监督举报,让形式主义问题无处遁形。通过加强监督问责,形成整治形式主义的高压态势,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,为基层减负赋能。

“利民之事,丝发必兴;厉民之事,毫末必去。”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,为基层减负赋能,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,持之以恒地推进整治工作,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,以优良作风高质量完成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任务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。

责任编辑:张天煜(QU0008)作者:丛中笑

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,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,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(京)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-2-1-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
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

分享到:
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