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障碍
x

全部频道

党建> 正文

把改革的钉子“钉准”“钉稳”“钉实”

2024-09-29 09:56 千龙网

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,也是我们党的历史上又一重要里程碑。全会审议通过了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,其最后一条突出强调“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”。

钉钉子,方向是准确的,节奏是稳当的,成效是明显的,改革亦是如此。基层干部作为保障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落地“最后一公里”的中坚力量,当争做一名永不生锈的“螺丝钉”,深刻领悟“钉钉子”的精髓,坚决把改革的钉子“钉准”“钉稳”“钉实”,让改革在基层的广袤天地间熠熠生辉。

”准方向,以“舟行千里定于锚”的思想定力,保持步伐不乱,有破有立方向准则思路清,目标明则步履坚。改革如同航行,没有清晰的目标和方向,再大的帆也无济于事。基层干部在推进改革时必须清晰地认识到改革的目标和方向,确保所有的努力和措施都围绕这一中心展开,将其作为自己行动的“锚”,不偏不倚,不偏离主线,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,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,坚守初心,不为各种诱惑和干扰所动摇。“民为邦本,本固邦宁”,要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,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、高兴不高兴、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“方向标”,想群众之所想、急群众之所急,跑得更勤、想得更深、用情更真,办好群众的身边“小事”,成就造福群众的“大事”。

”稳节奏,以“不破楼兰终不还”的决心毅力,坚定不移,久久为功。政贵有恒,治须有常。改革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,而是一场充满艰辛的持久战,不干则已,一干到底,坚定不移抓落实,向最难之处攻坚,追求最远大目标。基层工作千头万绪,涉及方方面面,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、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等等,这些都是长期过程,不可能一蹴而就。基层作为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最终落脚点,每一“钉”都关乎工作成效。基层干部身处乡村振兴主战场,要把本职工作与推动基层治理结合起来,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,用活用好“四个抓落实”工作方法,一锤一锤钉好农村富民钉子,一钉一钉筑牢乡村振兴根基,积小胜为大胜,逐步实现改革蓝图。

”实成效,以“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”的攻坚劲头,真抓实干,担当作为开弓没有回头箭,改革关头勇者胜。当前,改革巨轮已经踏入深水区,绕不开、躲不过,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。一方面,基层干部既要当好改革促进派,牢固树立敢下深水、敢涉“险滩”、敢啃“硬骨头”的拼搏进取意识,主动研究新问题、接受新挑战、形成新思路,创新工作方式方法,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。另一方面,基层干部更要当好改革实干家,拿出抓铁有痕、踏石留印的韧劲,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,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教育、更可靠的社会保障、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,勇于担当、敢于作为,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项工作,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来检验改革成效。

风正扬帆,征途如虹。前进路上,让我们拿出一抓到底的落实魄力,涵养善谋能成的落实能力,争做一颗永不生锈的“螺丝钉”,以钉钉子精神把改革各项决策部署抓实抓细、抓出成效。

责任编辑:张天煜(QU0008)作者:梁莉唯

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,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,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(京)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-2-1-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
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

分享到:
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